
因为工作的原因去了一趟吉尔吉斯斯坦,初步感受了一下中亚文化和一些文化情况,为以后自驾游探路。
签证:前提准备首先是签证,吉国对中国还没有免签,但是如果持有美国、英国或申根国家3年以上有效签证,可以入境7天,如果想延长时间可以入境后登记,算是一种有条件的免签,其它情况就需提前办好,大约3至5天,880元,加急的话1500远,都是E-visa。
航班:中国到吉国现在有4个城市可以直飞,分别是乌鲁木齐、北京、西安和成都,除乌鲁木齐每天都有以外,其余城市都是每周1-2趟,成都过去的直飞2000元左右。比什凯克的机场很小,里面的免税店以欧元结算。
货币:本国的货币叫索姆(som),最大面值5000(约RMB417),我们去的时候人民币的汇率是12,美金汇率是87.5,美金兑换更划得来,在比什凯克兑换方便。听当地人说,稍微高价值的货物交易基本上都用的美金,比如购买汽车。
吉尔吉斯斯坦(摘录较多):认识一个国家,首先要抛弃自己国家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关系,特别是中国这种历史悠久的国家,或多或少和周边国家都有一定的关联,不要以大国自居,要让自己站在这个国家的眼光来看历史背景。
吉尔吉斯斯坦(Кыргызстан/Kyrgyzstan,发音:[qɯrʁɯːˈstɑn]),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北边与哈萨克斯坦相接,西边则为乌兹别克斯坦,西南为塔吉克斯坦,东边紧邻中华人民共和国。比什凯克是吉尔吉斯斯坦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吉尔吉斯斯坦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国家,其国土距离最近的海岸线有约2,600公里。作为中亚古国,吉尔吉斯斯坦历史达两千年,经历各种王朝与文化。因其被山峦环绕而相对孤立,其文化得以较好传承;又因地理位置,处于多个文化交汇点。尽管众多部落族群在吉尔吉斯斯坦居住已久,但时有外来势力入侵统治。直至1991年从原苏联独立后,吉尔吉斯斯坦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政治体制为单一制和总统制。吉尔吉斯斯坦至今仍时有民族冲突、叛乱以及经济问题。
吉尔吉斯共和国人口700万。主体民族为吉尔吉斯族(中国大陆境内吉尔吉斯族称柯尔克孜族),其余为乌孜别克族和俄罗斯族等民族。吉尔吉斯语为国语,而在一世纪的俄罗斯化政策影响下俄语仍使用较广而作为官方语言。64%人口为无宗派穆斯林。除突厥文化外,吉尔吉斯斯坦文化还容纳和受到了蒙古、波斯和俄罗斯文化的影响。
比什凯克:吉国的首都,在吉国西部,离国人所最熟悉的碎叶城和依塞克湖不远。在比什凯克共待了1天,走的地方不多,我的感觉就是20年前的北京,有股浓浓的苏联味,而涌入的欧美文化在慢慢覆盖这种味儿。我们先去了代表国家形象的阿拉套广场,腾空的雕像和巨大的国旗最让人感到震撼,但是广场上各式玩耍的人们让人觉得是个需要严肃而又不严肃的地方,打卡以后去了自由广场旁边的商场,和所有现代城市的CBD 差不多,商场内的品牌都是国际品牌,不过没有奢侈品售卖,也售卖民族特色产品,我个人买了3双羊毛毡拖鞋,1400一双,比较感兴趣的是那些苏联时代的徽章,就是不知道真假。
交通:吉国没有高速路,我们前往300公里以外的巴托耶夫花费7个小时。基本就是出了比什凯克几十公里后柏油路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路基压实后直接铺满碎石的路面,速度降低不少,并且都是扬起的浓密灰尘,还好是高原,降雨极少,不然公路就是泥浆的天下。每到一个村长,都有标识,但是我们都看不懂,只知道又有一个村庄出现了。路中间我们要路过纳伦,虽然级别相当于国内的省会,以中国的建筑规模而言,只相当于贫穷地区的县城。
物资:物资基本丰富,只是我们所在的巴托耶夫稍微匮乏,比如我找了半天都没找到经典可口可乐,只有无糖可乐。在比什凯克还能买到做工精良的生活用品,但是在偏远地区的商店卖的大部分是像10元店里的普通或者劣质产品。
食物:以囊加牛肉和马肉为主,可能本地大米相当的贵,折算下来5元多一斤。牛肉味道还行,羊肉我感觉味道有点大,难以下咽。
安全:还没遇到过抢劫之类,但是华人圈有各种提醒,毕竟吉国的赔偿有限并且没有死刑,而且枪支泛滥,唯一遇见的就是晚上有喝醉的人向我们靠近和说话,但是并不知道什么意思。




















